在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提出,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,繼續實行預售的,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實到位,防止資金抽逃,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。
1月31日,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,逐步提高預售門檻,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,開展現房銷售試點。今年各市要進一步加大“保交樓、穩民生”工作力度,管好用好國家專項借款,協調商業銀行落實配套信貸支持,緊盯資金支付和工程建設進展,確保逾期房屋按計劃節點如期交付。
2月6日,在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,安徽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透露,2023年安徽將因地制宜開展現房銷售試點。
河南則提出,以鄭州、開封為試點,積極探索預售制度改革和現房銷售。2月7日召開的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,在保交樓、化風險方面,圍繞第一批專項借款項目10月底前全部建成交付、第二批年底前交付50%的目標,發揮“一樓一策一專班一銀行”機制作用,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目標任務。
2021年以來,以鄭州為代表的商品房“爛尾”情況日益凸顯。尤其是鄭州接連遭遇災情、疫情和“停工潮”沖擊,給當地房地產行業帶來極大沖擊。
2022年7月28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“保交樓、穩民生”。2022年9月6日,鄭州印發文件提出,大干30天,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。河南省住建廳廳長王藝介紹,河南強力推進問題樓盤處置化解和保交樓,爭取國家兩批專項借款453億元,居全國第一,推動落實金融機構配套融資,全省不動產辦證類和配套設施不完善類項目如期動態清零,專項借款和省重點監測項目復工80%以上、交付10萬多套,有力發揮了穩預期、保民生、促穩定的作用。
一位房地產專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,推動現房銷售與保交樓工作密切相關。“買任何東西都不能預售,房子反而能預售,而且房子一般是老百姓金額最大的資產。這就容易造成資金抽逃、濫用,導致很多質量問題、合同糾紛等,尤其‘爛尾’是最嚴重的事。”
上述專家提出,設立預售制度是為了解決房地產商業化之初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。目前來看,預售制度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。“現在房地產市場銷售不太順暢,趁此推行現房銷售,我覺得時機已經到了,但是肯定不能一步到位。所以政府部門還是通過倡導、鼓勵來推進,誰能夠率先做現房銷售,誰就能夠把握市場先機。”但他也表示,從目前的市場來看,現房銷售可能助推房地產行業形成強者愈強、弱者愈弱的局面。
|